第(3/3)页 小丫头从陈平身边走下丹阶,笑了笑,伸手一指,大殿之内就出现一道镜光,如水波般荡漾着,渐渐稳定下来,字幕刷过光屏…… 只见上面的字迹显示。 [唐文正,西林唐家唐永元十三世孙,嫡脉排行第五,小名唐五儿,幼时聪慧,有过目不忘之能,深得父祖疼爱…… 十二岁那年,与婢女巧儿初试云雨,被嫡母撞见,勃然大怒之下,勒令其亲手杖毙随侍婢女巧儿…… 元亨三年,闭府攻书,偶从士林杂记中得到玄照秘谱,怦然心动,依法修习……] “停停,停下来啊,我有罪,微臣有罪,我唐家全力支持新政,绝不从中作梗,微臣就此痛改前非,倾力王事,善待黎民……” 姬明月看了看陈平一眼,得到示意,伸手一挥,镜光消散半空。 “还有谁,想看一看生平,或者说,想试试看,能瞒得过观天宝镜,当初有司徒家拿着这块镜子,立下风云榜单,却是大材小用了。 其实,这块镜子,最该用的地方,就是赏善罚恶,监管天下。” 被姬明月目光一看,殿内文臣武将,连忙低头。 生怕这丫头把自己作为试验宝镜的目标。 这天下,谁不有私,谁人没做过几件见不得光的事情。 一旦被照彻过往,还不得社死当场,还怎么见人啊。 没见唐文正,这位文正公,此时已经一张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一样了,完全不敢抬头见人了。 “看来大家都是很赞同贪受十两银子,就获罪认罚的律法……很好,都是一片公心嘛,如此一来,万众一心,海晏河清,何愁民不富,国不强?” 陈平哈哈一笑。 天灾是天灾。 只要没有人祸,大家捆紧裤腰带,苦一苦,日子就过去了。 只要不饿死人,等到各地数万万百姓全都发动起来,粮食获得丰收,物资丰足,那时就可以提升待遇了。 现在暂时不行。 留着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文臣武将,其实也是权宜之计。 天下这么大,地盘这么广,自己不可能所有事都亲力亲为,总得要人帮手吧。 但是,在这个时代,有见识有知识的“人才”,基本上都是出自世家大族,就算是贫寒子弟读过书,游过学,其实也多是出身这些势力之中。 不是受人栽培,就是被一些人以恩义绊,真正野生的读书人,可谓少之又少。 没有这些读书人,别说政令不通,就连发布个命令,能听懂的人,都不算多。 那些穷苦百姓,是可以管理一些具体事物,但若想他们管理一府一县之地,负责宏观调控,那就不太行了。 一辈子没接触过几两银子的百姓,你指望他掌管一县财政,分发薪水,明正赏罚,那不是在难为人吗? 因此,就算明知道这些人屁股全是歪的,也不得不用。 不过,随着自己一套接一套的新政施行下去,不管屁股怎么歪,他也得端端正正的坐直了腰。 每个月定死五十斤米粮,有本事,养几个人看看,饿不死你? “哈哈……” 陈平哈哈大笑着,挥手散了朝。 …… “还真的能让气运大涨?” 陈平陷入了沉思之中。 似乎是冥冥中契合了某一种规律,陈平发现,随着一条条的新政施行下去,虽然天下百姓过得并不算太好,但是,自家所掌控的范围之内,气运蒸腾如同一锅热水被烧开了般,渐渐的这气运化龙,由白化红,由红变青…… 汇入沧龙印中,炼为龙元法力,眼看着,神武第六重天,已然在望。 “好快,半年,只过了半年时间,几乎比得上当初姬家掌控大离王朝之时接近十年气运,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?” 陈平隐隐有着一种判断。 应该是“活人无数”的原因了。 “那么,下一步,是不是要禁武?” 陈平心中犹疑,把末法时代那一套搬过来,好像其中有大恐怖。 他不知道这条路到底是对还是错,只能先行试试看。 不过,有一点至少是没错的。 万民安乐,肯定是气数大涨,眼看得第六重突破在即,就可以着手覆没北周势力了。 突破之后的话,龙元法力,身体和灵魂本质,能再增五成。 “镜花水月”之术,也修习到了精通境界…… 基本上,也足够抵御黑莲教那股影响人心,驱动负面情绪的力量。 不过,冒然跑进对方的老窝还是有些不美。 不妨引蛇出洞。 陈平沉吟一小会,召来姬明月:“传令下去吧,时机已到,所有神武境、合一境,全都赶赴萧山一带,兵进五百里,直逼龙城。 还有,告诉卓云飞,这一次,让他放手施为,让我看看他的本事。” “是,七哥,他们早就等不及了呢。” 小明月欢喜应下,身形一晃,镜光微闪,就已去得远了。 …… (本章完)